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以警务化管理特色育人模式锻造“政法铁军”
发布时间:2025-04-17 00:38:38| 浏览次数:
天刚破晓,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的校园里准时响起嘹亮的起床号。学生们仅在30分钟内,完成内务整理,身着统一制服,在操场上列队完毕开始晨训。这样纪律严明的生活,正是该校实行了多年的警务化管理的日常写照。
这样纪律严明的校园生活,让很多刚入校的新生很快蜕变成长。“刚入学时真不适应,现在却成了最珍贵的经历。”有学生感慨。晨训、上课、体能训练校园里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管理,让他从“熬夜手游党”蜕变为“自律标兵”。
据悉,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从建校初期开始,依托政法行业特点,推行警务化管理,至今已达20年,这一独特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斐然,成为塑造高素质政法人才的关键因素,对学生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以及政法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职业道德教育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理论,而是融入学生日常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必修课”。近年来,该校通过警务化管理,将“公正、廉洁、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深植学生心中,为政法战线输送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听完全国模范法官的事迹报告,我才真正明白司法为民四个字的分量。”学生王磊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学院定期邀请政法系统英模人物走进校园,通过事迹报告会、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政法工作者的职业担当。
“在校时的政治理论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现任职于某乡镇纪委的杨同学表示。学院通过警务化管理构建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信念融入学生血脉。正是这样坚定的政治立场,让他在工作中始终坚守政治底线。
而这样的正向反馈更来自于用人单位,某检察院领导评价:“这些学生来到单位后,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面对案件严谨细致,始终将公平正义放在首位,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与学院的警务化管理密不可分。”这种职业道德的养成,使学生在踏入政法行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维护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政法工作的高强度和复杂性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学院在警务化管理中,制定了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将体能训练作为日常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每天下午4点,学院的训练场上总是热火朝天学生们正在进行跑步、俯卧撑、擒拿格斗等专项训练。学院将体能训练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制定科学训练计划,涵盖基础体能和警务实操项目。每周3次集体训练、每月1次体能测试,以及丰富的体育竞赛,确保每名学生达到“耐力强、力量足、反应快”的政法职业要求。
一位在交警岗位工作的毕业生表示:“日常的体能训练让我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在面对繁重的交通疏导和应急处突任务时,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体能训练不仅是强健体魄的必修课,更是磨砺意志、锻造政法铁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该校通过科学系统的警务化体能训练,培养出一批批身体素质过硬、意志品质坚韧的政法人才。
2024年9月,台风“摩羯”袭击海南。学院200余名学生主动请缨清理校园倒伏树木。
两个月后,在三亚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上,学院参演学生再次展现过硬作风。在为期40天的高强度排练中,他们始终保持“零迟到、零失误”,用整齐划一的表演赢得组委会“最具纪律性团队”的表彰。
“现在开庭!”在模拟法庭课堂上,有学生作为“主审法官”,有学生模拟干警,开始审理一起模拟盗窃案件。这样的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活动不定期开展,学院依托警务化管理,紧密围绕政法行业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模拟实战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
2024年12月17日《法治日报》以“校地合作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海政样板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纵深推进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为题,对该校积极开展未成年保护工作进行报道。该校成立海南省青少年犯罪与法律援助研究中心及青少年服务站,组建“法律小讲师”宣讲团、“牵牛花”朋辈服务队、师生“护苗服务团”,创新模拟法庭和情景剧“法治小剧场”,开展社会宣讲、帮教服务、法律援助等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实践活动130场次、2.7万余人次。
据了解,该校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警务化管理和“一日生活”制度为载体,打造优势专业群和特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公安执法、综合行政执法、信访、人民调解、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例库,搭建“三全育人”的“产学研用”多元平台,着力培养“懂管理、会服务、有技能、能创业”的高质量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努力打造海南自贸港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学院积极与政法机关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学生在实习期间,跟随一线干警参与案件办理、执法执勤等工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一位在法院工作的毕业生说:“实习时参与案件审理,让我对所学的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在校时的警务化管理培养了我的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使我能够迅速适应法院的工作节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警务化管理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养成、身体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张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朱江、“海南省优秀人民警察”麦贤林和陆大军、“海南最美人民警察”林清凡、海口“最暖协警”秦秋安、三亚桥头交警夫妻付小华和陈媛、洋浦经济开发区干冲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何锦坤、“海南省社创之星”罗亚丹等一批行业模范。毕业学生的良好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充分证明了警务化管理对政法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警务化管理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政法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安全稳定作出更大贡献。